江苏发布第七、八轮医用耗材接续采购公告,最新意向采购量公布。
采购量公布
今日正式报价
近日,江苏省医疗保障局发布《江苏省第七、八轮医用耗材接续采购公告(三)》(以下简称:《公告》),5类耗材意向采购量公布。(文末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图片来源:江苏省医疗保障局
本次江苏省开展第七、八轮耗材接续采购自今年3月20便已开始(3月20日,江苏医保局发布征求意见稿),本次采购品种为腔镜吻合器、神经专用弹簧圈、超声刀头、真空采血管,骨科创伤类产品,但特殊采血管中的 CPT 管不在本次接续范围内。具体详情如下:
资料来源:浙江省医疗保障局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披露的接续采购规则中,腔镜吻合器、神经专用弹簧圈、超声刀头、真空采血管、可单独使用的螺钉、矫形板这几类耗材,与接骨板、髓内钉有所差异。
资料来源:浙江省医疗保障局
本次5类耗材的接续采购周期为2年,正式报价、正式解密及价格纠偏工作已于今日正式启动,新一轮降价风暴即将来临。
集采加速
新一轮降价风暴将至
本次接续采购的5类耗材中,多数为集采常客,此前已接受多轮降价洗礼。
吻合器距首次集采已有5年,2020年湖南首次对腔镜类吻合器集采,价格断崖式下跌,产品进入千元时代。5年之中,吻合器也被纳入了多次集采,降幅高达80%。随着集采常态化趋势,吻合器市场以外资为主的现状有待改变。
中国超声刀市场规模增速明显,市场份额与日俱增。其中,超声刀头在集采的洗礼下,已实现大幅度降价。虽然江苏此前进行的集采中,超声刀头平均降幅仅49%,但在广东牵头的超声刀头联盟集采中,价格进一步得到释放。基于此,据公开数据预测,2025年我国超声刀头市场渗透率将有望首次突破10%。
在骨科耗材领域,创伤类产品市场发展成熟且国产化程度较高。自2021年起,骨科创伤类耗材率先启动大规模集采。江苏、北京等地率先开展地方集采,其中江苏集采中产品平均降幅达到72.77%。细分来看,锁定加压接骨板系统平均降幅74%,普通接骨板系统平均降幅73.58%%,髓内钉系统平均降幅69.22%,降价幅度相对比较温和。
值得注意的是,骨科创伤类耗材集采已基本遍布我国大陆,除地方集采纳入骨科创伤类耗材以外,去年9月,由京津冀“3+N”联盟和河南等12省联盟共同完成的新一轮骨科创伤类耗材集采规模庞大,堪称“小国采”,共覆盖28个省份,骨科创伤类耗材市场迎来降价狂潮。
此外,神经专用弹簧圈和真空采血管在之前江苏省开展的集采中,平均降幅分别达到54%和37%。本次集采中选规则规定,价格需不高于该产品在各省集采最低中选价、各省挂网最低价,基于此,两类耗材也将迎来新一轮降价。
结语
随着集采政策的深入推进,集采之外的边际市场正在逐渐缩小,越来越多耗材领域正在加速变革。国产替代进程在集采的助力下持续加速,但与此同时,企业面对新的价格体系时也需要及时调整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