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也称为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或儿童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俗称儿童急髓或儿童急非淋,是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一种。这些患儿的骨髓会生产大量不正常的红细胞,或白细胞,或巨核细胞。如果不治疗,往往迅速恶化。
流行病学
儿童白血病总体发病率约为3~5人/10万。有国内资料显示,我国5岁以下儿童白血病发病率为11.81/10万,5~10岁儿童发病率为4.61/10万,10~15岁的发病率为4.50/10万,15~20岁的发病率为4.75/10万。
其中,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率仅次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占儿童急性白血病的20%左右。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占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10%左右。
疾病类型
疾病分型
根据细胞形态学,急性髓系白血病可以按照FAB分型标准分为M0、M1~M7型。
此外,在临床上医生通常会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MICM分型,即在细胞形态学(morphology,M)、 免疫表型(immunology,I) 、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 C)、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这四个方面对患儿的骨髓及血液样本进行检测,以便进行精确的诊断分型,帮助确定后续治疗方案。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包含了约10%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通常伴有严重的凝血异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出血,病程进展非常快,所以有专门的治疗考量。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依据FAB分型属于急性髓系白血病M3型,有特征性的第15号和第17号染色体易位t (15;17),可以检出这种染色体易位导致的PML -RARα融合基因阳性。
治疗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病情进展迅速,一经确诊, 应立即进行诱导化疗,短时期内减少肿瘤负荷并减轻由于肿瘤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诱导化疗成功后,依据危险程度分级,进行相应强度、剂量的治疗。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诱导治疗期、巩固治疗期、强化治疗期,有些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方案在强化治疗之后还有维持治疗期。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等新兴免疫疗法已经推进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相反,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不能在保留良性造血的同时通过单一系特异性靶向实现长期控制。除此之外,AML的异质性需要联合靶向,在成人AML中发现了几个合适的免疫靶点(HAVCR2/CD33或HAVCR2/CLEC12A)。但是,儿童和老年患者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是不同的。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36例儿童AML患者和13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儿童的骨髓(BM)样本,对分选的CD45dim和CD34+CD38-CD45dim BM亚群细胞进行全RNA测序,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潜在的靶抗原的表达。
图注:儿童AML过表达免疫靶点CD33和CLEC12A
在主成分分析中可将健康的髓系BM前体细胞与儿童AML患者的区分开来。通过RNA测序,与健康的M前体细胞相比,免疫靶点IL3RA在儿童AML细胞中没有像在成人AML细胞表达。CD33和CLEC12A是RNA水平上调最多的免疫靶点,也是流式细胞术检测中AML细胞表面表达最高的靶点。
图注:FLT3在KMT2A突变型婴儿AML中过表达
通过RNA测序分离出来的KMT2A突变型婴儿AML簇过表达FLT3,因此,联合靶向CD33/FLT3是该亚群个体的另一种特异性选择。
在CD34+CD38-CD45RA-CD90+造血干细胞(HSC)中,CLEC12A和CD33/CLEC12A双阳性表达缺失,且均局限于健康造血组织中表达,而CD33和FLT3在HSC上表达。
基于以上内容,我们发现儿童AML的免疫靶点的表达不同于成人AML已知的表达谱。CLEC12A/CD33是儿童AML的优先通用组合免疫靶点,而CD33/FLT3是KMT2A突变型婴儿AML的特异性免疫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