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认可并关注宝宝的早教,有的父母会带孩子去上早教课,比如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等,有的父母选择在家里给孩子安排合适的思维、语言、智力开发项目。
那么问题来了,早教真的有用吗?早期接触认知和语言刺激会影响大脑结构吗?
最近一项科学研究给出了肯定的答复。科学家发现,在生命的最初几年,较高水平的认知和语言刺激会对大脑结构产生不同影响。
研究人员利用大脑结构成像技术检测了从婴儿六周龄开始的语言和认知刺激对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在宝宝生命的前5年里给予丰富的早期干预教育,将会显著影响并重塑孩子40年后中年时期的大脑结构。并且,早期干预的效果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对男性的影响更大。
之前在动物研究中,已经证实了丰富的环境对大脑结构的影响,但据报道,这是第一个在人类中发现类似结果的研究。研究结果日前发表在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杂志上。
“我们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结构与生命前5年接受的高质量教育与社会经验有关。” 该论文通讯作者Craig Ramey教授说,“我们已经证明,在接受刺激和情感支持学习经历的弱势儿童中,他们的大脑结构在中年时显示出统计学显著意义的巨大变化。”
早在1971年,Ramey教授就发起了名为“Abecedarian”的早期干预项目,旨在研究教育、社会、健康和家庭支持服务对高危婴儿的影响。研究人员对参与者进行了整个干预期间和随后几十年的评估。
入组的婴儿年龄在3-21周龄不等,在诸如母亲教育程度和出生时头围等其他因素上都很相似,研究人员将他们随机分配到低认知和语言刺激环境与更高的认知和语言刺激环境中。
对照组和干预组都得到了加强的医疗保健、营养和家庭支持服务。唯一的区别是,从婴儿6周开始,早期干预组另外接受长达5年的高质量干预教育支持。这是一项综合方案,内容包括集中在促进语言、认知和互动学习上的丰富教育,比如与宝宝交谈、学习游戏、语言训练、运动活动与情景想象等,频率为每周5天(6-8小时) ,每年50周。
数十年过去,Abecedarian项目的入组儿童年龄已经在30多岁到40出头了。研究人员对47名受试者(29例早期干预组,18例对照组)的大脑结构进行了结构性核磁共振成像扫描,这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观察幼年期教育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成人大脑的。
研究人员将大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分析,包括大脑皮层、大脑最外层、以及五个其它区域。这些区域可通过干预措施,刺激儿童语言和认知发育。这五个区域分别是可能与语言相关的左侧额下回和左侧颞上回,与认知控制相关的右侧额下回和双侧前扣带皮层,以及大脑双侧海马体,之前研究表明海马体的体积经常与幼年时期的不幸和社会经济地位相关。
试验结果表明,早期干预组包括皮层在内的整个大脑体积都明显增大,几个特定的皮质区域也显得更大。
▲男性大脑皮层体积增加得更多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 [1])
此外,令科学家惊讶的是,尽管男孩和女孩在早期教育中普遍表现出积极的行为和教育效果,早期集体干预对男性大脑的效果实质上比女性大。造成性别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注:原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