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中国30岁~85岁居民中房颤的患病率为0.77%。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报告,在美国每年因房颤而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了15万,并且在20多年以来,死亡率一直在上升。为了更了解房颤,研究者们也开始探讨房颤的诱发因素。
截图来源:JAMA Cardiology
近期,在美国心脏协会年度科学会议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探讨了常见心律失常的可能诱因。该研究发现,在研究关注的多个因素中,只有饮酒才会增加心律失常的发作,而咖啡因的摄入、睡眠不足等因素与心律失常无显著关系。该研究的结果也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心脏病学》(JAMA Cardiology)。
该研究共纳入了446名、平均年龄为58岁、有阵发性房颤症状的患者。然后将所有参与者分为两组,单病例随机对照组(N-of-1)和对照组。在N-of-1组中,所有参与者每次随机选一个危险因素干预1周,总共循环6次。N-of-1组参与者提前选择的潜在诱发因素包括饮酒、喝咖啡、左侧睡觉、睡眠不足、吃大餐、喝冷饮、食用特定的饮食、运动、脱水等。
这个过程需要使用移动心电图设备和手机APP,填写房颤对生活质量影响(AFEQT)的问卷调查,记录每一个影响因素对房颤的可能影响。
N-of-1组的参与者通过这6周的干预,可以挑选出自己认为最适合改变的诱发因素,并在研究者指导下实施4周的生活方式改变。4周结束时,每位参与者都需再次完成AFEQT问卷调查。对照组的参与者仅接受房颤监测。主要结局是N-of-1组的AFEQT评分;次要结局是后4周内发生的房颤事件。
在所有的参与者中,有320人(72%)完成了整个研究。整体来看,与对照组相比,N-of-1组在10周内的AFEQT评分没有显著差异。换言之,无论是否干预,房颤对生活质量影响相似。
与对照组相比,虽然N-of-1组的参与者在后4周的生活质量没有改善,但是参与者房颤的发作次数减少了40%(调整后的相对风险RR=0.60,P<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只有饮用酒精与房颤的发作风险显著增加有关;而其他潜在的诱发因素与房颤的发作次数无显著关系。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加州大学心脏病学系Gregory M. Marcus教授指出:“虽然咖啡因是最常考虑的影响因素,但是我们的研究没有发现咖啡因的摄入与房颤之间存在关系。相比之下,饮酒却是唯一导致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增多的诱因。”
论文中也指出了该研究的局限性,比如给参与者使用的移动心电图设备,可能减弱了发生房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虽然两组间的主要结果没有差异,但本次研究的结果不妨碍后续研究者继续探索相关诱因对房颤的影响。希望目前的研究可以提供经验,并激励未来的研究以帮助患者获得更明确的结果。
论文中总结道:该研究没发现明确的证据,表明参与者改变潜在的诱发因素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与对照组相比,酒精的摄入与房颤短期内的发生频率有关。人们可以通过避免特定触发因素来降低房颤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