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源医药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音乐小图标 诚可感天 作词-王军  刘家成  作曲:徐远航  演唱-廖晶(廖导) 播放 暂停 下载 试听

华源医药网

研究开发

华人科学家开发基因编辑工具 在肠道菌群中探索目标基因

来源:学术经纬作者:未知时间:2022-01-20

近些年来,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大量肠道微生物的基因与宿主生理功能、疾病密切相关,并且对癌症免疫疗法、粪菌移植等治疗手段有着重要影响。

不过,科学家对肠道微生物的认识还远远谈不上全面。人们了解更多的,是大肠杆菌、多形拟杆菌这些模式肠道细菌。例如早在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就完成了对大肠杆菌基因组的测序。对于这些模式细菌,科学界已经拥有了成熟的基因编辑方法。

但是,对于在肠道中起主导作用的非模式细菌,人们还没有获得它们的基因组信息,也没有合适的基因编辑模块。因此,目前科学界难以对这类细菌进行有效的基因编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Chun-Jun Guo 研究组决定寻找向非模式肠道细菌引入外源DNA的手段并建立基因编辑的方法。在一项发表于《细胞》的最新研究中,该团队成功构建出针对非模式肠道细菌的基因编辑工具,并且利用这套工具探索了:一个参与胆汁酸转化过程的关键基因,是如何影响宿主生理功能的。

这项研究选择的菌株,主要是两类在健康人肠道中常见的细菌:梭菌纲和拟杆菌纲。

对于梭菌纲菌株,为了引入外源DNA,研究团队在多个层面对其进行了优化,包括增加候选复制起点的数量、优化抗性基因的启动子、尝试不同的接合转移供体、尝试不同引入质粒的方法等,最终确定了38株梭菌纲菌株的质粒引入方法。

在此基础上,在菌株基因组信息未知的情况下,作者分别采用CRISPRi-dCpf1和Group II intron两种基因编辑的手段,验证了引入外源质粒的菌株的基因编辑可行性。

另一方面,对于拟杆菌纲菌株,作者在对多个参数条件进行优化之后,引入自杀型质粒。在菌株基因组信息未知的情况下,研究者同样验证了该菌株的外源质粒引入方法和可编辑性。



▲肠道细菌基因编辑工具的开发,帮助在复杂肠道菌群中探索目标基因的功能(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这种新方法已经帮助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调控肠道炎症的机制。

在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下,胆酸等初级胆汁酸通过一个名为7α脱羟基化的反应,转变为次级胆汁酸。这些次级胆汁酸达到一定浓度后,会影响宿主代谢、引发炎症。

在这项研究中,Chun-Jun Guo 研究组从可基因编辑的菌株中,发现其中一株具有使初级胆汁酸转变为次级胆汁酸的活性。通过基因组测序找到对应的胆酸诱导操纵子后,作者敲除了在这个反应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baiH基因。

将baiH敲除突变株定植于小鼠体内之后,相比于野生型小鼠,这些小鼠具有更好的抗炎症表现,其原因可能是肠道中具有促炎作用的细菌Erysipelotrichaceae的丰度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作者筛选了一系列肠道细菌引入外源DNA的方法,建立了合适的基因编辑手段,对其中的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并进行了体外和体内验证,并且成功应用该手段探索了胆汁酸转化途径的关键基因baiH影响宿主生理功能的机制。

注:原文有删减


热门标签: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