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往年稳如磐石的前十强相比,2019年十强迎来三家新入,三家跌出。入榜门槛提升显示出企业业绩的整体增长,而研发投入占比增多、新药获批数量史无前例,百强企业分拆上市,这些或许昭示着中国医药行业正在进行着大变革?
医药行业一直饱含着机遇与创新,日新月异,年复一年。2020年8月30日,一年一度的“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正式开幕,行业内期待已久的2019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在会上发布。2019年度的榜单与往年相比变化斐然,榜单不仅展示出了中国医药行业的领跑企业,其背后更昭示着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创新。整体来看,百强企业们营收持续增长,2019年百强企业主营业务营收共计929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而2019年中国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总体收入为261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比较来看,百强企业占据中国医药工业企业营收总体的35.6%,增速超过总体增速2.7%。可以看出百强企业们的实力领跑。具体来看,扬子江、广州医药以及国药集团依旧稳坐前三甲,华润医药与修正药业分居第四、第五,前五名与2018年几乎没有区别。与稳如磐石的前五相比,第六到第十则显示出明显差别:恒瑞由2016年的第十七名、2017年和2018年的第十四名,终于在2019年首度进入十强榜单。尽管位列第十,也足以昭示2019年医药行业的变化。不只恒瑞一家,2019年度十强榜单发生的变化还有齐鲁制药、辉瑞以及济民可信跌出十强,拜耳、远大集团进入十强。而且从2016年到2018年的榜单来看,齐鲁、济民可信是首度跌出十强,远大集团和恒瑞则是几年来首入十强。这三家企业的2019年营收数据显示,拜耳中国市场同比增长25%(具体数额尚未公布)、华东医药(远大集团控股)2019年营收354.46亿元人民币、恒瑞医药2019年营收232.89亿元人民币。不仅前十强,百强榜单的整体变化也在说明中国医药产业的整体趋势——增长、创新与资本助力。众所周知,“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评选指标为2019年度医药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的年增长是一个企业保持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本年度百强上榜门槛进一步提升至28.6亿元,增速为9.5%,增速较上一年度增长7.5个百分点。从这一数据来看,百强们的主营业务保持了其拉动业绩增长的实力。

除了总体入门门槛的提升,主营业务营收百亿人民币的集群也在扩容。如果将主营业务破百亿看成是一个俱乐部,首先,“百亿俱乐部”的“会员”总数在提升,由2018年的22家企业增至了27家企业;再者,各层级也有所提升,400亿层级由2018年的2家增至了3家,300亿层级由7家增至了11家,100亿层级由11家增至了13家。再具体来看,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国药集团突破400亿元大关,成为第三家主营业务营收破400亿的的百强企业;“老会员们”远大集团、恒瑞医药以及石药控股首次突破200亿元人民币;阿斯利康、鲁南制药、东阳光、赛诺菲以及华北制药则是“百亿俱乐部”的新晋成员。入榜门槛的提升以及百亿企业的扩容显示出了中国医药产业整体体量在提升,研发创新投入的增长则能显示出医药企业们对实力的追求。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统计,2015年~2019年,百强企业的平均研发费用持续增长,分别为2.57亿元、3.17亿元、4.16亿元、4.55亿元以及5.45亿元。与此对应,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也整体呈上升趋势,分别为4.2%、4.7%、5.5%、5.4%以及5.9%。

从具体投入强度来看,投入强度超过15%研发投入强度的企业,从2018年的3家增长到了5家;超过5%(包括≥15%和≥10%)企业,从2018年33家增长到了45家。再观2015年以来的数据,总体也呈现上升趋势。

图表来源:医药地理
一类创新药获批也在显示企业们的研发实力。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数据,2015年~2019年国内共计获批9款一类新药,值得注意的是,其中2019年获批了5款,包括辉瑞在全球多国家和地区同步递交申请的达克替尼,这反映出新药审评政策与企业重视研发的双重加持。可见,企业们在主营业务增长的同时,也对研发创新保持追求。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将百强企业们按照外资、中资未上市以及中资已上市分为三类,统计结果显示中资已上市企业数量达到65家,其中A股上市48家,H股上市11家,A+H股上市6家。对于企业研发投入、转型升级而言,资本无疑是巨大的助力,而A股更是最了解国内企业的市场,因而百强企业更多选择A股上市,而H股则是接轨国际的更好选择。近年来,A股和港股也在持续发力,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发展环境。2018年港股新政吸引了近40家国内企业奔赴上市,三年来总市值超过了1.2万亿元人民币,这其中就包括了百强企业豪森制药(股票名称:翰森制药)和同仁堂国药。而自2019年中开市以来热度居高不下的科创板,更是吸引大批国内企业奔赴,据E药经理人此前统计,截至目前,已有35家医药企业科创板上市,总市值近1万亿元人民币,企业数量上仅占科创板全部企业的21%,市值却占比超过25%。当然,科创板也是百强企业们关注的“田野”,科创板吸引了一批百强企业旗下公司上市或者分拆子公司上市。包括三生国健、复旦张江、乐普诊断、百克生物以及天士力生物等。尽管2019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显示出了强者恒强、持续创新以及资本助力中的中国医药产业,但一个产业始终离不开风险与机遇,资本市场新规、3.75天一家企业IPO、研发人才回国是机遇,但热潮总会消退,热门靶点企业们蜂拥而上也不再稀缺。相较于国外医药产业的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淀,国内的医药产业依旧年轻,依旧需要稳固、扎实的积淀。业内投资人认为,基础设施、生产能力以及研发人才只是“硬件条件”,而企业们还需要形成“创新文化”这样的“软件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