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免疫应答反应不足 赛诺菲/GSK推迟COVID-19疫苗计划;双RNA记:药源回顾2020;一大批医院必须更名!损失和教训惨痛;PD-(L)1药物多了 如何选择……(点击标题,可获取原文)
【医药第1时间】免疫应答反应不足 赛诺菲/GSK推迟COVID-19疫苗计划
12月11日,赛诺菲和葛兰素史克(GSK)宣布推迟其基于佐剂重组蛋白的COVID-19疫苗的试验计划,以改善该疫苗在老年人群的免疫反应。根据最新的1/2期研究中期结果显示,接受该疫苗18至49岁成年人的免疫应答反应与从COVID-19中恢复的患者相当,但老年人群的免疫应答反应则较低。
头条菌:这可能是由于抗原浓度不足。
【美中药源】双RNA记:药源回顾2020
反人类的新冠病毒无情惩罚近距离接触这个人类社会最基本生活方式,mRNA疫苗则把新冠病毒表面突刺蛋白画像贴在免疫系统的大街小巷,在患者感染新冠之前设下十面埋伏、消灭95%的不速之客。两条RNA一个经过千年修炼、一个用现代科技以warp speed速成,今年这场搏击代表迄今为止人类对抗自然灾害的最高竞技水平。
头条菌:2020年全世界所有活动都以新冠为中心,新药研发也不例外。
【看医界】一大批医院必须更名!损失和教训惨痛
2020年,中国社会办医界迎来新一波大洗牌:一大批医院必须更名!根据今年7月国家卫健委联合民政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名称管理工作的通知》,对于医疗机构名称不规范、不严谨问题大整顿,开展严格排查和清理工作。
头条菌:全国医院名称违规大清理。
【村夫日记】处方外流还是处方创造?
长期以来,药品零售市场的想象主要来自处方外流,上万亿的处方药市场只要流出10%-20%就能为药品零售市场带来一倍左右的增量。不过,正如我们在《为什么处方外流难以推行?》一文中所强调的,除了医生的经济动力,处方外流自身需要解决诸多障碍才可能真正获得发展,首先是监管平台的建立,其次是医保统筹在零售渠道的发展,最后是对药店的规范。
头条菌:院外的处方药市场本质还是院内市场的补充,而不是替代。
【医药魔方】PD-(L)1药物多了 如何选择?
近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可瑞达®)新适应证,单药一线治疗PD-L1阳性(CPS评分≥20)的转移性或不可切除的复发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该适应证上市申请于今年5月1日获得NMPA正式受理,并获得加速批准,是K药在国内收获的第6个适应证。
头条菌:K药目前在国内获批的适应证数量位居PD-(L)1药物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