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安徽省公立医疗机构临床常用药品呼吸系统用药、抑酸药、肝胆疾病用药及医学影像对比剂集中带量采购顺利完成,四类药品60个产品谈判成功,平均降幅50.26%,其中最高降幅达76.55%,预计全省年度可节约药品费用约5.06亿元,实现了与国家过一致性评价药品招采机制的成功对接,再次验证了“安徽未过评药品采购模式”更加成熟稳定,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在以药品集中采购为突破口、推进三医联动改革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本次未过评药品省级采购,合理选取安徽省公立医疗机构“呼吸系统用药、抑酸药、肝胆疾病用药及医学影像对比剂”药品开展带量采购谈判议价。针对四大类临床常用未过评药品“质杂价乱”的特点,沿用了去年头孢菌素类药品带量采购“破堤”试点的成功机制,选取相同药理功效整类药品实行“整类谈判”、科学设药品质量层次的成功,并进一步完善“三步降价”法,强力挤压了价格水分,进一步激发了医药市场竞争活力。
安徽省医疗保障、安徽卫生健康、财政及药品监管部门联合出台综合配套政策予以强力保障。在推动医药带量采购结果落地上,做到让医院有动力“采”,让企业放心“供”。为谈判成功药品开辟优享进院“绿色通道”,畅通医疗机构采购渠道,严格落实医疗机构采购量,并将不参加谈判或谈判不成功的药品列入监测预警目录。同时,建立医疗机构合理补偿激励机制,对于谈判成功药品,节约资金的一部分用于激励公立医疗机构,促进临床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机构中选药品采购使用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