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进博会进入了开幕后的第二天,也是大众入场第一天,参观的专业观众、交易团的数量激增!与往年不同的是,“防疫”之年进博会也有了特别的安排,对于医药企业以及普通大众来说,今年最有特色的莫过于新增的公共卫生防疫专区了,而这一展区在今天也是人潮涌动,显示了公众、企业对公共卫生的极大重视。中国国家领导人在6月2日的专家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强调,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而在第三届进博会上,领导人进一步表示,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重大危机面前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是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今年进博会的公共卫生防疫专区集约化展示了国际先进公共卫生防疫产品、技术、服务及在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热点产品,包括前期防护产品中期的检测试剂、CT机等检测类产品,以及ECMO、呼吸机、急重症监护等治疗阶段产品等等。这一全新的展区今年共有48家企业进驻,展览面积约12000平方米,汇聚了众多优质企业及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对于今年的这一特别安排,进博会官方表示,今年重点打造的公共卫生防疫专区,通过展示国际先进公共卫生防疫产品与技术,以及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热点产品,来凸显公共卫生防疫领域前沿发展趋势,推动市场供需对接,强化大众的公共卫生意识,集结全产业链的力量,助推公共卫生防疫领域的可持续性发展及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优化创新。但是展品展示仅是一面,该专区今年还将举行重要配套活动,邀请企业、专家等各方面共同探讨新冠肺炎防控的最新成果及公共卫生防疫行业的发展。因而这一届进博会的公共卫生防疫专区不仅将要展示疫情防控的重点产品,还将集思广益、助力推动我国乃至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诚然,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中国依靠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在全球范围内较早控制住了疫情。但在全球来看,疫情仍在肆虐,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世界经济等诸多领域造成严重冲击。作为率先进入“后疫情时代”的国家,中国已经开始着手通过顶层设计、系统布局和资源整合推动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升级。而在今年的公共卫生防疫专区中最为特别的一处便是:最早入华的跨国疫苗企业赛诺菲巴斯德带来的不止是疫苗,还有一套全新的“智慧公卫城市”理念,这一套全新的设计就是来源于这家跨国企业与中国本土的学者、企业的合作。现阶段来看,新冠疫情带来的最重要的一项启示便是迅速响应、发布预警并能做出预测,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突发传染病,这些功能的价值都是不言而喻的,也是这次全球新冠大流行暴露出来的公共卫生系统存在的短板。赛诺菲巴斯德此次展示的智慧公共卫生城市管理平台就能实现这些功能。这套系统构建了多点触发和多渠道监测预警系统,帮助决策者获得全面、实时的传染病监测数据;拥有智慧化预警和科学响应机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预警建议和响应决策的证据;提供大规模疫苗应急接种的解决方案,通过移动接种车、智慧无人疫苗接种舱等科技手段,实现大规模疫苗应急接种,助力决策者快速部署城市疫情应急防控措施。这一平台由赛诺菲巴斯德携手北京协和医院群医学院的科研团队,联合本土人工智能公司依图科技,共同设计和开发,融入了中国本土的智慧和经验。而“智慧无人疫苗接种舱”则是为了应对疫情突发或季节性预防接种期,接种门诊面临的巨大疫苗接种压力而设计的。这一黑科技产品采用了低温存储、全程可追溯、自动消杀、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配备有可穿戴式留观设备,遵循疫苗接种“三查,七对,一验证”的操作规范,由公共卫生医师提供远程支持,使普通市民也可以通过自助的方式高效安全地完成疫苗接种。在新冠疫情这个放大镜下,加强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已箭在弦上。除了硬件系统的建设外,我们需要完善、合理的免疫规划。赛诺菲巴斯德提出的传染病公费疫苗接种计划、全生命期疫苗接种规划就是为社会提供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同时这一构想也倡导为传染病高危人群提供公费疫苗接种计划以及制定疫苗接种规划时综合考虑不同年龄人群对疫苗的需求。赛诺菲巴斯德还率先在流感领域提出了老年流感公费项目的具体方案。目前,中国流感疫苗接种率仅为2-3%,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流感疫苗接种率可达到60%-70%。政府开展流感疫苗公费项目是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的有效措施。2020年,北京市、浙江省已率先开展了流感疫苗公费项目。加强公众教育、疫苗普及以及硬件建设之外,对于疾控、医疗系统的专业能力建设也不容忽视。面对汹涌而来的疫情,我们在应对之上还需做好前瞻与储备。正如此前进博局官方所说,此次公共卫生防疫专区还希望通过邀请各方共同探讨新冠肺炎防控的最新成果,并以此推动公共卫生防疫行业的发展。同样的,构建“智慧公卫城市”,需要行业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公卫人才的规范化培养与能力体系建设也是赛诺菲巴斯德在此次进博会期间所要推动的,也是为实现上述构想落地的所做出的实践。过去国内的疾控和医疗机构相对独立,疾控的功能在“前端”,重点是防;医疗机构的作用在“后端”,重点是治。新冠疫情期间,中国采取医防结合的策略,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疫情,这展示了医防紧密结合的重要意义。“建设面向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的公共卫生体系,我们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格局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弥补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裂痕,推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中医医学与预防医学的融合发展。”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执行院长杨维中教授说,协和群医学院与赛诺菲巴斯德的合作,有望更好地将各学科和免疫预防实践相结合,助益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
11月6日,双方在进博会签订了“医防协同创新与能力建设项目”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包含两个子项目,其中,“医防协同创新项目”旨在通过在传染病监测、疾病负担研究、疫苗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合作,打造医防交流、协同发展的平台与创新模式。另一子项目“公共卫生专业能力培训项目”,希望通过制定疫苗行业规范,加强对公共卫生及免疫预防政策制定、管理人员及预防接种人员的能力提升。在防范疫情扩散的过程中,公共卫生医师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至关重要。相较于临床医生治疗病人、减少存量,公共卫生医师的职责在于阻断传播、控制增量。为此,本届进博会期间,赛诺菲巴斯德还与中国医师协会签订“全国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专业能力体系建设与提升项目”战略合作。赛诺菲巴斯德将协助各地建立公共卫生医师分会,并协助举办各地公共卫生相关政策研讨会议,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公卫医师预防接种相关的规范化培训。“一直以来,作为科技创新集大成者的疫苗,被视为应对疫病流行的终极方案。百年来,赛诺菲巴斯德一直致力于守护人类免受疾病侵害。当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加速疫苗创新并积极应对新发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本届进博会我们不仅在医疗保健馆推出了可以覆盖不同人群的创新疫苗,还将加强和产、学、研、用各界的合作创新,以更加积极有为、创新引领的姿态,为中国的公众健康构建一道生命的屏障”,赛诺菲巴斯德中国区总经理张和平表示。应对新冠疫情是对公共卫生体系的一场集中检阅,诚然,药品、疫苗的研发将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医防结合、公卫人才的培养以及未来“智慧公卫城市”建设等都是从底层或者说从源头上去防范、减小疫情风险,更具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