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公立医院预算削减超40% 国家卫健委最新公布2020年财政拨款情况 近日,国家卫健委财务司最新发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年部门预算,对各个部门2020年的收支情况进行了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中,国家卫健委明确,2020年公立医院的预算为573382.07万元,同比2019年的执行数减少了29.11%。 换句话说,2020年国家医保局对公立医院的拨款将同比去年(2019年)减少近三成。 通过数据显示,不同类型的公立医院财政支出下降幅度略有不同,其中综合公立医院2020年的预算数同比去年下降了41.8%。 事实上,综合公立医院财政拨款的减少,首先要削减的就是医疗设备配置的预算。 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早前多地医院存在举债配置大型医疗设备的现象,但是实际使用较少,造成资源浪费和长期欠款。 就在5月底,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消息,为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剩余数量暂时无法确定。并且对于价值超3000万元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许可暂缓发放。 可以见得,至少在2020年公立医院大型设备的配置必然会收紧。而其他医疗设备也只会在临床需求的前提下采购,公立医疗设备市场会相应收缩,对于经销商来说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与此同时,医保可以支配的资金也将逐渐变少。可想而知,未来医保势必会通过深入推进医保改革,采取各种手段来节省、高效利用医保资金。 在医院日常的医疗器械、医用耗材采购中,从降成本的角度考虑,各地医保无疑也将进一步推进院内医用耗材控费工作的落地。与此同时,医疗器械行业的带量采购也将加速推进。 不仅如此,随着目前医用耗材虚高水分压缩工作的不断深入,各个地区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也在不断的进行。 与医用耗材带量采购不同的是,耗材带量采购往往只是选取几个品种进行以量换价,而DRG付费的落地,意味着与疾病病种相关的大批耗材和医疗设备将全部被纳入控费范围。 医保通过督促医院将医用耗材、检查费用由收入转变为医院成本,使医院和医生主动减少并规范院内耗材、设备的使用。医院开销减少后,对医疗器械经销商影响也将会是巨大的。 对于医疗器械行业来说,无论是带量采购还是DRG付费的执行,目的都是控制费用。在重点监控之下,未来械企和经销商无疑将会迎来一波又一波的“价格战”和“控费战”。 除了在成本层面控费之外,目前国务院、医保局对医用耗材的专项治理也逐渐向医疗行业的反腐行动蔓延。 现阶段,医疗领域的腐败,必然意味着对医保资金的变相腐蚀。在对带金销售、商业贿赂的不断整治下,国家对于医械企业的惩罚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 此前,在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对医药领域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深入打击和治理的文件中曾明确,未来在医疗反腐中,国家要开始采取吊销营业执照、许可证等方式对医械企业进行处罚。 可以说,在国家的重拳出击下,购销环节的“黑色腐败链”正在慢慢的被清理。 在一般公共预算使用情况中,国家卫健委明确,在其他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020年预算数为22508.53万元,比2019年执行数增加7656.16万元,增长51.55%,主要是增加癌症防控机构公共卫生投入。 可以看出,未来癌症防控将会是国家大力发展的重点所在。相应的,未来癌症防控机构对于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的需求也将会是十分巨大的。 早在2019年9月初,国家卫健委就发布通知称要建立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并要求有与之配套的完善的医技科室,有满足医疗、教学和科研所需的医疗仪器设备、高水平人才梯队和信息化水平,有健全的医院管理制度。 除了对于癌症的筛查和防治之外,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还承担了很多公共卫生任务。比如,对肿瘤的发病死亡进行监测、配合国家癌症中心开展重点癌症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通过多途径向患者开展科普教育等等。 换言之,随着国家对于癌症医疗的重视和不断推动,可预测的是未来癌症医疗医用耗材市场会非常热门。